余粮才:扎根田野 传承民俗文化

发布时间: 2022-10-14

【文艺家名片】

余粮才,男,汉族,1973年10月生,甘肃省张家川县人,2012年毕业于西北民族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天水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任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第六届理事会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甘肃省民俗学会副会长,甘肃省历史学会常务理事。

 

【文艺成就】

主要从事民间文化、民俗学、人类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域文化等方向的理论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黄河流域伏羲祭祀仪式考察研究”一项;主持在研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一项;主持2018年度甘肃省高等学校协同创新团队项目“甘肃远古文化与华夏文明起源研究协同创新团队”一项,资助经费30万元,2020年结项,其成果《甘肃远古文化与华夏文明起源研究》一书正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中;主持完成省级教学成果奖培育项目1项;主持完成甘肃省社科联“精神扶贫”科普教材编写项目2项;主持完成天水师范学院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1项;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国家语委项目多项。在《光明日报》《广西民族研究》《西北民族研究》《青海社会科学》《西藏大学学报》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从仪式过程到信仰圈——黄河流域伏羲祭祀仪式考察研究》(人民出版社出版)、《入陇问俗——甘肃民俗文化漫谈》(中国出版集团﹒研究出版社)、《天水民俗大全:游艺民俗卷》(甘肃文化出版社)等学术专著3部,参编《清水县志》民俗一章(陕西人民出版社)。指导学生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项,省级3项,校级1项,其中成果“基于‘二十四节气’的传统文化创意发展与传承”在学校进行成果展览,社会反响较大。

2017年基于“国培”的非中心城市新建本科院校语文教师教育“三螺旋”创新模式探索与实践获甘肃省教学成果奖;2017年8月,《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西王母信俗——以泾川王母娘娘信仰为例》获陇山文化论坛优秀奖;2018年11月,《地方高师服务区域特色文化产业创意开发教学实践研究》获天水师范学院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8年11月,“大学生文化创意创业能力提升及探索实践”获天水师范学院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研究报告2019年获甘肃省第十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20年8月,获天水市2014-2017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21年9月,“基于地域文化传承创新的地方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探索与实践”获天水师范学院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022年2月,《从仪式过程到信仰圈——黄河流域伏羲祭祀仪式考察研究》被评为第十五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民间文艺学术著作”入围作品。2020年,被聘为2021-2025年甘肃省高等学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指导、认证与教材建设委员会委员;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聘为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2022年8月,获批甘肃省宣传文化系统 “四个一批”理论界人才。
 
【代表作品】

《从仪式过程到信仰圈——黄河流域伏羲祭祀仪式考察研究》

《入陇问俗——甘肃民俗文化漫谈》

《天水民俗大全:民间游艺民俗卷》

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