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巡礼|甘肃省民协:​植根陇原文化沃土 书写民间文艺事业新篇章

发布时间: 2023-03-24


植根陇原文化沃土 书写民间文艺事业新篇章
——省五次文代会以来甘肃省民协工作综述
省五次文代会以来,甘肃省民协在省文联的坚强领导和中国民协的精心指导下,团结引领全省广大民间文艺工作者,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开展一系列传承、弘扬甘肃优秀民间文化的工作,在推动新时代甘肃民间文艺事业繁荣发展中作出了积极贡献,有力提升了甘肃民间文艺在全国的影响力。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着力提升民间文艺工作者的政治素质和专业素养
省民协切实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持续深入强化全省民间文艺界思想理论武装,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推动全省民间文艺事业和民协工作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政治保证。协会先后举办“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第十八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专题研讨班”“甘肃省民间文艺业务骨干(民歌)研修班”“全国民间剪纸艺术基层文艺工作者培训班”“首届甘肃省民间剪纸艺术培训班”等研讨、培训活动,组织全省民间文艺界开展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活动。此外,还推荐多名国家级会员、主席团成员和在兰理事参加中国民协、省文联举办的多次研修班、培训班,进一步加深广大民间文艺工作者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深刻认识到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自觉担当起丰富和繁荣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责任;进一步提升专业理论水平、创作
技艺和创新能力。
2020年6月1日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兰召开
 
2021年10月举办全国民间剪纸艺术基层文艺工作者培训班
 
勇于担当、主动作为,积极引领民间文艺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
省民协通过“结对子、种文化”的形式,努力为贫困地区培养民间文艺人才、打造民间文艺骨干队伍,引领民间文艺工作,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探索文艺助推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新途径,通过举办甘肃省“精准脱贫精准扶贫”书法美术摄影剪纸作品展览、“小康梦想”剪纸展等系列活动,引导民间艺术创作聚焦我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主题,讴歌新时代,弘扬主旋律和优秀传统文化;通过编纂《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甘肃张坝村》、举办“张坝村传统村落民间文化调研”活动,编辑出版《千年古村落—张坝村》画册和微视频《千年古村落—美丽张坝村》,积极探索整合贫困村民俗文化资源,用传统村落民间文化发展乡村旅游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通过举办“花儿文化与乡村振兴”全国学术论坛,深入探讨优秀民间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学理依据、实践路径。
 
2019年8月省民协与“易拍即合”平台签约推介我省民间艺术家
 
注重学术、精心组织,稳步推进民间文艺集成志书编纂工作和民间文艺学术研究活动
甘肃民俗文化资源丰富厚重,具有非常宝贵的传承价值。省民协高度重视学术研究工作,积极配合中国民协主办的系列国家文化工程,组织各方力量稳步推进全国文艺集成志书甘肃各分卷的编纂出版工作。
2014年——2022年,省民协通过联合中国民协、地方政府、高等院校等有关单位连续举办六届“中国(陇南)乞巧文化论坛”、举办“文艺学暨创意产业全国学术研讨会”“庆贺柯杨先生从事民间文艺研究工作60年座谈会”“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实施项目编纂工作(西北片区)培训交流会”等系列学术研讨活动,为进一步推动甘肃民间文艺的繁荣发展奠定理论基础;通过推荐数十名省内学者参加国内各种学术研讨和交流,进一步扩大甘肃民间文艺研究在全国的影响力。
省民协认真落实中国民协总体部署,组织省内学术力量进行全国民间文艺集成志书甘肃各分卷的田野考察和编纂工作,为甘肃民间文艺留存珍贵的文献资料,取得阶段性成果。截止2022年12月,《中国民间文学大系·甘肃卷》已开展17个分卷的编纂工作,其中,2个分卷已正式出版,3个分卷已进入出版流程、3个分卷完成初审、3个分卷提交初审稿,《大系·甘肃卷》的普查、编纂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全国各省处于第一工作梯队,得到中国民协充分肯定;《中国民间工艺集成·甘肃卷》已完成普查工作,编纂和修改工作正在进行中;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中国唐卡文化档案·甘南卷》已正式出版发行;《中国民族服饰文化集成·裕固族卷》已进入出版流程;《中国服饰文化集成·东乡族保安族合卷》已完成部分普查、编纂工作。
与此同时,省民协组织学术力量,与中国文联、中国民协专家开展“到人民中去”民间文艺田野考察活动,对民间剪纸、天水雕漆、“河西宝卷”等我省代表性民间艺术、民间文学进行调研,获取了较为丰富的第一手民间文化资料,为《大系·甘肃卷》《工艺集成·甘肃卷》的编纂奠定坚实基础。
 
2014年承办中国西和乞巧文化高峰论坛(北京)
 
2020年12月17日《中国民间文学大系·甘肃卷》审稿会在兰召开
 
服务大局、突出特色,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民间文艺活动
省民协充分利用甘肃民间艺术特色资源,成功举办多项重大活动,协会的影响力不断扩大,辐射力不断增强。先后主办、承办“绚丽甘肃·美在民间”全省民间工艺美术系列活动、“首届中国丝绸之路民间剪纸艺术精品展”“民风·民韵·民萃—甘肃剪纸艺术十人精品展”“小康梦想”剪纸展、“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甘肃省剪纸展”、“喜迎二十大 丹心永向党”百幅窗花精品展、“中国陇南乞巧女儿节”“第一届中国(陇南文县)白马人民俗文化旅游节”、中国文联中国民协2016年“送欢乐下基层”赴甘肃慰问活动、第八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暨第十届凉州民间文艺大赛等诸多活动,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充分展现了陇原精神和甘肃文化大省的民间文化魅力,有效保护传承甘肃富有地域特色的民间文化。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省民协广泛动员和组织全省民间文艺工作者以“艺”战疫,创作推出了一大批优秀抗“疫”主题民间文艺作品,网络刊发各类民间文艺作品200余件。这些作品以民间文艺人民性、大众性的独特优势,在非常时期发挥了宣传普及防疫防控知识、传播社会正能量、弘扬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作用。
 
2020年9月“河西宝卷”田野调查
 
甘肃省剪纸展(庆阳站)开幕
 
完善机制、强化品牌,规范组织“百合花奖”评奖工作
2014年9月、2022年8月,省民协圆满完成第四届甘肃民间文艺“百合花奖·民间工艺美术奖”和第五届“百合花奖·学术著作奖”评奖工作,表彰了近年来我省优秀民间艺术创作成果和民间文艺理论成果,以评奖工作推动“出作品、出人才”,并进一步完善评奖机制,树立品牌优势。
 
2022年7月进行第五届“百合花奖”终评
 
认真培育、严格把关,科学开展民间文艺之乡和民间艺人命名工作
在原有工作基础上,省民协积极协调中国民协和有关地方政府,帮助地方申报国家级“民间文艺之乡”,并继续推进省级“民间文艺之乡”和民间艺人命名工作,努力提升命名工作的科学性和权威性。2014年——2022年,中国民协先后命名文县为“中国白马人民俗文化之乡”、康县为“中国茶马古道文化之乡”、临夏州为“中国砖雕文化之乡”,并建立“中国砖雕文化培训基地”,至此,我省已有7个国家级文艺之乡、5个民间文艺基地。省民协先后命名6个省级民间文艺传承基地(保护传承示范点),命名6名“甘肃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30名“甘肃省优秀民间工艺美术家”。
这些命名工作,对打造地方民俗文化品牌,提升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促进我省优秀民间文化自我保护、传承弘扬和创新发展,推动民间文化的产业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得到了基层政府的充分认可。
 
2015年3月中国民协命名文县为“中国白马人民俗文化之乡”
 
多方争取、严格筛选,积极推荐优秀民间文艺作品参加全国性民间文艺评奖和展览展演活动
省民协认真履行服务管理职能,进一步扩大对外艺术交流,积极推荐优秀会员及艺术团体参加全国性各类艺术展览、展演和评奖活动,全方位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甘肃民间文艺,扩大我省民间文艺的影响,取得较好成绩。自2014年—2022年,协会先后组织多支我省优秀民间表演团队参评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民间艺术表演作品”,2个节目荣获第十五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民间艺术表演作品”;推荐报送31部学术专著、16部民间文学作品集和18部民俗影像作品参评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各子项的评奖,1部学术专著获第十二届“山花奖·优秀民间文艺学术著作”,3部学术专著和3部民间文学作品集入围“山花奖”;组织推荐100余名民间艺术家的数百件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参加中国民协在山东、广东、浙江等地举办的全国民间艺术博览会暨“山花奖”评奖等多种民间工艺美术展览、展示、评奖活动,8人(次)入围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民间工艺美术作品”,1人获三等奖,3人获“百名中国民间工艺大师 ”称号,1人获“中国十佳民间艺人”称号。以上活动中,省民协多次获优秀组织工作奖。
 
 
2023年1月《凉州攻鼓子》荣获第十五届“山花奖·优秀民间艺术表演作品”
供稿: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